当前位置:首页  »  电影资讯  »  顶流女星私下真这样?台剧又来炸裂三观  »   返回上一页

顶流女星私下真这样?台剧又来炸裂三观 -

《某种物质》引发的话题热议,还没过去多久,又一部讲述女星困境的影视剧悄然上线。

这便是台剧《影后》,由严艺文编剧兼执导,如果你对这个名字略感陌生,那么爆款剧《俗女养成记》一定听说过,后者便是严艺文的手笔。

《影后》

此外,《俗女养成记》中扮演女主角陈嘉玲的谢盈萱,也在《影后》中戏份吃重,饰演一位雷厉风行的制片人。

如果说《某种物质》是用超现实的惊悚手段,放大女演员的容貌焦虑,那么《影后》则是以颇为写实的笔触,360度无死角地呈现女星的职场和生活。

不管是对台娱秘辛的揭露,还是《俗女养成记》的班底,都让《影后》成为近期最值得一看的台剧。

七个女人一台戏

《影后》并没有将视角对准某一位女星,而是用群像捕捉的手法,勾勒不同女星的遭际,讲述她们迥然不同的困境。

在此,既有初出茅庐的菜鸟,也有履历丰富的戏骨,但不管是哪一位,她们都面临着棘手的人生课题。

刚入行不久的史艾玛,会在经纪人的催促下,辗转于各大面试和选角会,拼了命地展现魅力,试图用演技作为敲门砖,获得戏份更多的角色。

可现实情况是,和她相似的新人,遍布整个面试间,想要在同质化严重的面孔里,刷出存在感,无疑比登天还难。

这就逼得史艾玛只能出演一些不露脸的龙套,拍戏时,即便被女主角踩得手指肿痛,她也不能流露出半点不满。

每当史艾玛委屈到流泪,经纪人胖姐都会严肃地告诫她:“给我听好,等你是个咖,你才有资格掉眼泪。”

史艾玛的辛酸经历,当然不会发生在已经熬出头的黎芯妮身上,拍时尚大片,接顶级商广,黎芯妮代表着光鲜靓丽的一线女咖。

但早年间拍过三级片的“黑料”,让黎芯妮始终内心怯懦,大众对她的印象、媒体对她的揣测、男导演对她的态度,都带着或多或少的色情滤镜。

在演技上有着绝对实力的周凡,会过得无拘无束,从容自然吗?

六次提名影后,却没一次加冕,这似乎成了周凡的宿命。

因为爱替新人打抱不平,反对职场性骚扰,加上性格耿直,这些都让周凡得罪了不少掌握话语权的影坛大咖。再加上在和挚友闹掰后,她已经三年未曾演戏,整日在酒店浑噩度日。

也有像薛亚之这样急流勇退的女演员。

刚刚问鼎影后,薛亚之就从台前转到幕后,使丈夫有机会在导演行当冲锋陷阵,而她自己创建了制片公司,做起“大内总管”。

然而,即便放弃了演艺梦想,薛亚之也没有得到世俗快乐。

为了满足丈夫的生育需求,她每天都得忍痛打针,即便如此,丈夫最终仍移情别恋。

半辈子演狗血剧挣钱还债,到头来被女儿嫌弃的柯丽芬;为了保持窈窕身材、娇艳容貌,牺牲了家庭和自我的潘茵茵;一生被困在演艺生涯中,和子女分隔两地的戏骨游燕芳。

这七位性格不同、年岁各异、能力参差的女星,通过两部电影的筹备、拍摄,在《影后》中上演着悲欢离合的戏码。

当然,她们也少不了明争暗斗,有着娱乐新闻中常见的“雌竞”现象。

割裂的观感

《影后》的难得之处在于,它没有将女演员这一身份完全从生活中剥离出来,而是试图还原个体在无法平衡梦想与现实时,必然会出现的焦虑和惶然。

比如一直因容貌而焦虑的潘茵茵,每天都会在食物、运动层面进行严格自我管理,即便如此,她还得时不时来场医美,微调鼻子或嘴角。

对于潘茵茵来说,演艺事业等同于吃青春饭,青春饭等同于年轻脸,而年轻脸等同于永不变老。

为此,她拒绝生育,以便保持身材,当然,她也因此失去了丈夫,缺失了正常的家庭生活。

和潘茵茵的抉择相反,在八点档狗血剧混迹半生的柯丽芬,没有选择和表演死磕,而是将它化作谋生手段。

丈夫欠下一屁股债,女儿还得养育成人,直爽大条的柯丽芬最终熬成了“戏油子”,整日用一套浮夸造作的模式,说着毫无情感重量的台词。

直到女儿写出一流的剧本,打算执导电影首作时,柯丽芬久被压抑的“戏梦”才得以释放。

在因生活妥协了半辈子之后,柯丽芬想在女儿的电影里,圆了长期未了的表演梦。

如果说潘茵茵和柯丽芬所面临的困境,最终以某种方式内心和解,那么最年轻的史艾玛,显然走向了极端,她的成长线索,或许是七位女星中最为写实,也最为暗黑的一条。

剧集刚开场的史艾玛,满怀赤子之心,即便在地上演死尸,或者在面试间里,被贬低为没有主角脸,面庞被数落得一无是处,她仍满怀善意,没有用肮脏的手段,借机上位。

但当她认识了出身名门的南瓜小姐,后者即便不用努力,也能因亲朋好友在演艺圈位高权重,从而轻松跨入门槛,得到一大把出镜机会。

这让拼尽全力的史艾玛第一次感到绝望,因为她清楚地意识到:起点不同,就能让上位者踩踏下位者的全部努力。

史艾玛开始选择更势利的方向,冒充南瓜小姐参与面试、放弃胖姐投奔其他经纪公司、勾引导演以便获得更优质的资源。

史艾玛这个角色让人后怕的地方在于,她不只是在片场贡献出惊艳四座的演技,也把表演带到现实中,不动声色地骗取所有人的信任,用扮猪吃老虎的手段,成为了戏里戏外的“影后”。

但鞭辟入里的现实主义况味,也无法掩盖《影后》在某些方面的割裂感,尤其是在处理谢盈萱饰演的薛亚之、杨谨华饰演的周凡这两位主角上。

薛亚之在丈夫面前的一步步退让、妥协,甚至在明知道出轨发生之后,仍然以体面的方式私下公关,避免危机发生。

这更多只能体现薛亚之的隐忍,却无法凸显她作为一个妻子的委屈和痛苦。

而对于周凡这个角色来说,导演严艺文直接将她的故事线,变成了烂俗的狗血甜宠戏码。

周凡摆烂,有小奶狗兜着;周凡痛苦,有小奶狗疗愈;周凡退缩,有小奶狗鼓舞。

在两人的互动中,观众看不到周凡作为一个强大独立的女性,本应散发的魅力,反而只能瞥见她故作清高的豪爽。

这些人物性格的刻画、人物关系的编织,透露着悬浮和空洞,和《影后》主打的现实主义况味背道而驰。

女星困境&女性困境

如果要将《影后》贴上标签的话,反映影坛不为人知的秘辛,只是一个太过宽泛的概念,更为准确地来说,聚焦女演员的困境,才是它的内核所在。

有关这一主题的影片,电影史上不在少数,较有代表的经典之作,要属1950年的《日落大道》。

在这部由比利·怀尔德执导的黑色电影里,过气女星诺玛,沉浸在过往的星光里无法自拔。即便她知道自己的时代早已过去,但曾被奉上神坛的诺玛,始终不愿走下。

尤其当她邂逅了年轻的作家,用财富和名望收买后者,试图为自己建造一座虚假的神殿,将自己供奉其中。

可以说,怀尔德用黑色电影的手法,将女星心中的巨大落差,用扭曲的情欲关系做出隐喻:即影迷塑造了诺玛,而诺玛控制了那位作家。

1991年的《阮玲玉》,将传奇女星的遭遇搬上了大银幕,绯闻如何毁掉一位才华横溢的巨星?男权话语体系又是如何绞杀一位女性?

导演关锦鹏借用复杂的嵌套叙事,进行了别样的演绎。

此后,今敏的《未麻的部屋》、达伦·阿伦诺夫斯基的《黑天鹅》,分别对女星在疯狂的造星运动、极端的表演过程中的撕裂现象,进行了深刻的挖掘。

而到了近两年,随着欧美女权主义运动的兴起,有关女星主题的影片,往往具有浓烈的批判意味,尤其是对男性凝视的讽刺。

最具代表性的,一个是2022年的《金发梦露》,另一个便是引发热议的《某种物质》。

在这两部电影里,女星的外貌,被一群掌握话语权的老白男们定义。金发、白肤、红唇、蜂腰,她们陷入外貌焦虑中,也在男性凝视下,逐渐失去自我,内心不断割裂。

纵观这类影片,不管是早期的《日落大道》,还是中期的《未麻的部屋》,或是近期的《某种物质》,女星的困境之所以如此严重,在于它有着双重原因:舆论和男权。

换句话来说,普通女性在现实中面临的困境,往往会因为巨星头衔,而遭到更大范围的审视和约束。

这就是为什么在《影后》这部剧里,潘茵茵无法拥有正常的家庭生活,而周凡也不得不说出:“我们是女演员,有哪个男人可以接受我们工作是一个样子,回到家又是另一个样子?女演员注定是孤独的。”

《影后》在批判维度上,自然无法和《日落大道》《未麻的部屋》等经典相比,加上群戏设定,导致每一个女星的内心探讨,过于分散,不够深入,以至于和同样由严艺文执导的《俗女养成记》相比,也显得相形见绌。

但好在《影后》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视角,窥见华语电影工业内部的生态,将它作为一部行业剧,仍有不少亮点可看。


若本站收录的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侵权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