量子资源网
当前位置:首页  »  电影资讯  »  没白等,《无忧渡》拍出了难得的“聊斋味”!  »   返回上一页

没白等,《无忧渡》拍出了难得的“聊斋味”! -

街头,镜妖缠身,“吃颗梨吧”成了少女挣不开的魔咒!



镜中,恨海滔天,五个女子举起剪刀狠狠手刃妖怪,她们竟长着同一张脸?!



尸房,猫妖换命,无头尸体无缝“戴”头,起死回生……



没有最精彩,只有更精彩。连刷10集,我现在满脑子就一个念头:《无忧渡》好会拍!

正片品完,预告刷烂,谁懂,最好看的永远是下一个单元的急切和幸福!长剧市场很久没这么热闹了。

初看被中式志怪的诡谲美感吸引,再看为人妖痴缠的血肉牵肠挂肚,最终随捉妖奇案一同剥开的是人性贪嗔痴的内核。

吻上它的人一整个激增,连老熟人——《唐朝诡事录》的编剧魏风华老师都在实时追更,还猛划重点!



上线次日,《无忧渡》爱奇艺站内热度已破9000,霸榜云合、酷云、猫眼等八大数据榜单。

喜人战报背后是好剧与观众的双向奔赴。这股正统“聊斋味”,我真的馋太久了!




中式奇幻,好浓的聊斋味


人妖分界,互不相知;知情之人,必成异端。

久宣夜是捉妖师,却被当成江湖骗子,段半夏拥有阴阳眼,别人只当她是臆症患者。

不被世俗接纳的二人相遇,联手立起人妖共存的新奇世界观。



《无忧渡》的独特之处,正在于它不用蛮力破墙,一上来就粗暴呈现妖异的面貌,而是用层层递进的巧妙笔法,让志怪的风从缝隙中穿过、显形。

第一眼,窥见影子,触及混沌的未知。

广平城中,割喉案疑云四起。

与此同时,半夏兄长段言秋迎娶了一位擅长口技的伶人——蛮娘。

大婚之日,半夏看见新嫂嫂的影子正展开双翅,恐惧如黑影般蔓延,这对夫妻是否人妖殊途?蛮娘的口技是否与割喉案有关?



第二眼,直面实体,定格阴阳交汇的刹那。

雾气缭绕的森林,巨大肃穆的山妖灵体蹒跚而至,他们身披红纱,手捧酒坛,徐徐为半夏倒了一杯……哦不,一盆喜酒。

妖气与人气交融,竟比人间仪式更接近神性,也让半夏坚定了自己的天赋。



最后一眼,踏入妖境,抵达执念的根源。

宣夜和半夏追随镜妖踏入镜中世界,时间在这里停滞。

他们窥见妖与人的爱恨纠葛,也窥见自己的真实样貌。



由虚入实,每打开一个新单元,我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便深一层,代入感也愈加强烈。

逐步拉满的沉浸感,分分钟让人梦回儿时从指缝里偷看《聊斋志异》的时光。

识妖时循序渐进,宣夜与半夏一同抽丝剥茧,若隐若现的细节线索逐渐成形。

捉妖时干脆利落,计谋与法术的交锋行云流水,尽显东方飘逸韵味。



最能咂摸出“聊斋味”的,是半夏躲避镜妖这场戏,看得我又惊恐又兴奋。

镜妖能从任何反光面里现形,于是半夏将房门紧闭,收起镜子器具,喝水只用葫芦,漏雨了立刻擦拭……影、水、刀、镜,寻常的物件都成了催命的符咒。



这正是中式奇幻精髓之所在——

不在于直白的视觉冲击,而在于对万物生灵的敬畏和遐想,影影绰绰的惊鸿一瞥反而更让人脊背发凉,心生后怕。

有别于市面上的仙侠古偶,《无忧渡》用诡奇惊险的志怪故事、妖气四溢又神秘绮丽的氛围,狠狠拿捏住了我。一边瑟瑟发抖,一边蠢蠢欲动,这种欲罢不能的追剧感,实在久违。


以妖喻人,主打一个共情


越看越觉得《无忧渡》像一枚照“妖”镜。

妖或因执念滞留人间,或为情爱违反天道,行走世间,照出的是人说不出口的七情六欲和求而不得。

碧玉梨的故事着实让我惊艳——不仅叙事老辣引人深入,还立意超前,以“容貌焦虑”为引子、人的贪心为核,唤起当下人的共鸣。

对青春的贪欲让无数人暂时抛却恐惧——此般执念,从古至今。

剧中女子不断寻找驻颜秘术,当代人拥有相似的渴望,焦虑如同一把向内的利刃,是她们召唤碧玉梨的贪婪激进,也是我们无法接受真实的自厌自弃。





这一笔以古喻今,让《无忧渡》跳脱传统志怪的叙事框架,照见当代人的精神状态,也抚慰了我们躁动不安的心。

碧玉梨表面催生于凡人对青春的贪欲,但实际上,《无忧渡》没有停留在“自作孽不可活”的审判,而是向内发掘,挖出那些女子执着于青春美貌的根源。

舞姬季离曾因美貌受到追捧,也因容颜老去而“失去价值”,被人欺辱。

满心不甘凝成对青春的执念,季离召唤出镜妖,却最终被镜妖困住。



《无忧渡》直视欲望,直面现实,故事中的人、妖并非扁平的善恶二分,而是复杂鲜活的个体,由此带来一个个反转和让人眼前一亮的立意。

往后看才发现,季离是一点点被欲望吞噬的“人偶”,镜妖才是那个只愿季离容颜永在、妄想着人妖永远相伴的“痴人”。



当联合过去的自己杀死镜妖的那刻,季离的爱恨执念一并消失。

大梦终醒,她理解了这个带给自己救赎与伤害的妖物,也接受了真实、复杂、并不完美的自己。



人与人、人与妖、妖与妖的关系在故事中都建立起复杂的面向,每个角色的行为逻辑流畅完整,形成因果相生的张力。

有无意识的恶意,如伴生妖的设定让音鳗成为一把一心复仇的利刃;

也有浪漫的一瞬,宣夜让兔妖以一场萤火灯海为半夏引路;



更有悠长的情感留白,蛮娘是否真心,段言秋是否知道蛮娘的真身?
《无忧渡》没有给出定论,这正是它的高级之处。我们拥有自己的解读,也在他们的笑泪中找到情感的共振。


志怪美学,越品越有戏


志怪题材常见一味装神弄鬼,有形无神。

《无忧渡》荡开一笔,以实写虚。

将诡谲浪漫的聊斋味融入生活细节,让独具魅力的中式美学在屏幕上缓缓流动。

晌午暖阳,烛光明灭,光影在人身上跳跃出灵动飘逸的步调。

虫鸣鸟叫,人声交谈,若有若无的环境音烘托出市井人间的烟火流转。



讲虚无缥缈的志怪传奇,《无忧渡》在影像风格上却凸显一个字——真。

剧组参考敦煌壁画设计,耗时半年量身搭建一座“古城”,能容纳自然的天晴雨落、风起云歇。

大到亭台楼阁、庙宇桥畔、小桥流水的布局,小到茶具、灯笼的木制纹路,质感皆温润古朴。

人行走其间,古风古韵,动静相宜。





人物造型亦有巧思,美之余,更传递有效信息。

久宣夜,简单束发,粗布麻衣挂在瘦长的身躯上,落拓不羁。

背上的藏龙匣内有五把剑,不同的剑有不同的副作用,用撼山嗜睡,拔贪狼会饿。随时吃、随地睡的“失态”模样,平添几分人情味。



段半夏,娉婷少女,轻衫以浅黄、嫩绿、淡粉为主,配以同色系配饰,清新可人又不失俏皮灵动。

与之相对,舞女出身的季离等人,妆容、服饰更加明媚张扬,额间花钿匹配身份年龄。



美术置景、服化道都成为叙事的一环,种种细节建构起层次分明的世情万象,铺陈出奇情丛生的土壤。

有了这基底,诡魅的志怪传奇扎根于中式意象之上,愈加可信。

皮影戏背后,人面鸮利用夺人喉换来的口技艳惊四座;一面铜镜,听取多少人的内心欲念;敦煌一舞,又燃烧多少女子的青春与愁绪?



《无忧渡》并非凭空捏造一个世界,放大人、妖两界的区隔,而是寻找两界之间的交融,聚焦人与妖的因缘际会。

写《山海经》记载的人面鸮,也写她爱上凡人后吟唱《诗经》的爱情篇章;写人类的大婚,也写山妖们的送嫁。

用充满毛流感的笔触绘出一个庞大且丰富的世界。



我尤其喜欢这一幕:

镜中世界的上方不是天空,而是真实世界的倒影。

无论镜妖在镜中世界有无通天的手眼,他依旧无法逃脱现实的凝视。



以妖写人、借人识妖,用志怪奇谈剖出人性的复杂层次,《无忧渡》越品越有戏。

它的“去滤镜”不仅仅是告别粗暴磨皮,更是颠覆当下古装题材的塑料感与假大空,还原生活的真实肌理、重塑角色的复杂面貌,让观众自然沉浸其中,享受一场场具有冲击力也值得回味的志怪之旅。

渡人渡妖亦渡情,也渡了被空心人、空心剧害了许久的我!


若本站收录的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侵权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