量子资源网
当前位置:首页  »  娱乐新闻  »  王洛勇:曾是胡歌的恩师,独闯美国16年,感激19岁嫁给自己的丁宁  »   返回上一页

王洛勇:曾是胡歌的恩师,独闯美国16年,感激19岁嫁给自己的丁宁 -

在艺术的广袤天地中,王洛勇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,其光芒跨越了国界,闪耀在中美两国的文化舞台之上。

1958 年,王洛勇降生于古都洛阳。他的家庭有着独特的背景,父亲是南京人,母亲则来自上海,在国家一五时期,父母响应号召来到洛阳支援重点工程建设,洛阳便成了他成长的摇篮。小时候的他,居住在涧西区八号街的家属院,那门口的梧桐林是他和小伙伴们的欢乐天地。他们在林中穿梭嬉戏,玩着躲猫猫的游戏,清脆的笑声在林间回荡,斑驳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们身上,这些美好的画面如同珍贵的记忆碎片,在他日后身处异乡的岁月里,常常悄然潜入他的梦乡。

后来,因父母工作调动,全家迁至湖北十堰定居。在这里,王洛勇与多才多艺的舅舅结缘,舅舅的笛子演奏深深吸引了他,在舅舅的悉心教导下,他学会了吹笛子,这也为他打开了艺术世界的一扇小窗。13 岁时,一次偶然的 “上山下乡” 活动,成为了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。当时,他凭借着出色的笛子演奏技艺,被湖北十堰市京剧团破格录取。而周围的同学大多是因为形体条件过关才进入剧团的,这让年少的他心里隐隐有些不安,觉得自己似乎少了些男子气概。


进入京剧团后,王洛勇开启了艰苦的训练之旅。他每日练功极为刻苦,拿大顶的时候,一坚持就是一个多小时,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,他却纹丝不动。踢腿训练时,他每次都要踢上 800 次以上,腿部酸痛不已,但他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。就这样,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整整 5 年的时间,他打下了极为坚实的形体基础。


然而,命运似乎总爱给人设置一些挑战。在一次出演《龙江颂》时,他不幸受伤,不得不暂时停下训练进行休养。在休养期间,他偶然被《智取威虎山》中一段圆号表演深深吸引,内心涌起一股强烈的渴望,他迫切地想要学习圆号。于是,他开始缠着领导,软磨硬泡地请求学习圆号的机会。领导起初并不答应,但经不住他的执着,最终无奈同意。

1975 年,王洛勇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入了武汉音乐学院,主修圆号,同时还学习作曲。当他学成归来,重新回到剧团时,他就像一颗闪耀的新星,瞬间成为了团里的 “香饽饽”。他不仅跟头翻得漂亮,在表演和演唱方面也展现出了出色的才华,编曲更是不在话下,深受领导的喜爱和赏识。


但王洛勇的心中装着一个更大的世界,他渴望更广阔的艺术天地。得知解放军艺术学院招生的消息后,22 岁的他毅然孤身前往北京参加考试。然而,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一击,他在初试阶段就遗憾地被刷了下来。那一刻,他满心失落,灰溜溜地回到了家乡。这次的失败就像一根尖锐的刺,深深地扎进了他的心里,让他久久不能释怀。


可他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在关键时刻再次被点燃。第二年,在乡下演出的他,突然收到了母亲带来的好消息 —— 上海戏剧学院正在武汉招生。他激动万分,立刻与领导周旋了 3 个小时,终于争取到了时间。随后,他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,如离弦之箭般飞奔至火车站,幸运地赶上了去武汉的最后一趟列车。


第二天,当他下了火车,顾不上洗脸,就心急如焚地朝着考试现场赶去。但还是晚了一步,他错过了考试时间。在这紧急关头,他心急如焚,四处寻找监考老师。终于,他找到了监考老师俞得先,他满脸焦急与诚恳,双手合十,不停地向老师请求,那双手都快被他搓烂了,几乎就要给老师跪下了。也许是被他的执着和真诚所打动,俞得先老师最终松口,给了他一次宝贵的机会。


王洛勇紧紧抓住这次机会,他深情地朗诵了一段《卖火柴的小女孩》,那饱含情感的声音仿佛将听众带入了那个寒冷而又悲惨的世界。接着,他又表演了自己拿手的京剧唱段,一招一式都尽显专业与功底。他的精彩表现让监考老师们纷纷点头称赞,就这样,他成功考入了上戏表演系。

然而,进入大学后,他发现自己的同学孙淳、刘威、张秋歌等一个个都相貌出众,在他们面前,王洛勇内心的自卑感油然而生。但他没有选择退缩,而是暗自下定决心,要比别人更加拼命努力。

1985 年,王洛勇凭借优异的成绩毕业,同时还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。校方十分看重他的才华,极力争取让他留校任教。在任教期间,萨日娜、郭冬临、高曙光等都曾是他的学生。但王洛勇深知,艺术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,“从理论到理论,只怕是会误人子弟”,他渴望更多的实践机会。于是,他向学校提出进组演戏的申请,希望能通过实践更好地教学,将真正的表演技艺传授给学生。然而,学校规定老师不得外出演戏,他的这个想法只能无奈作罢。


后来,他又萌生了去国外进修的念头,并向学校申请停薪留职。没想到,这一去就是 16 年,这期间他历经了无数的风雨和磨难。当他再次踏上故土时,已步入不惑之年,心中满是感慨。


这一年,王洛勇申请了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大学戏剧学院。凭借着自身出色的条件,他顺利地被校方接纳,并获得了 6000 美元的奖学金。初到美国的他,面对陌生的环境,内心充满了紧张与不安。而此时,摆在他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面试。


在面试过程中,发生了一件让他刻骨铭心的事情。老师问他:“你读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《演员的自我修养》吗?” 王洛勇因为英语水平有限,只听懂了一个单词 “yes”,于是他连忙回答:“Yes!” 老师接着问:“那你说说自己的感受吧!” 他依然回答:“Yes!” 老师又问:“从哪一段开始呢?” 他还是回答:“Yes!” 老师疑惑地问:“你听懂我的意思吗?” 他依旧回答:“Yes!” 老师无奈地说:“那么开始吧!” 他还是那句:“Yes!” 台下的同学顿时笑成了一团,就这样,“Yes 先生” 的名号不胫而走。


由于他在面试中隐瞒了自己英语蹩脚的事实,最终被校方劝退。这对自尊心极强的他来说,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。但他怎会轻易放弃,他决定一边打工,一边寻找新的机会。他回忆起那段日子时说:“在异国他乡,我靠的是中国人特有的坚韧不拔,吃大苦、耐大劳,才挺过来的。”


为了生存,他租住在一间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里,每天要打 4、5 份工。他在餐厅里刷盘子,双手长时间浸泡在冰冷的水中,变得粗糙不堪;他去洗车行洗车,冰冷的水溅在身上,冻得他瑟瑟发抖;他还帮忙送货,扛着沉重的货物穿梭在大街小巷;甚至还帮白人太太开车,接送孩子,每天都忙得像个不停旋转的陀螺。

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梦想,不久之后,他凭借着顽强的毅力考进了波士顿大学戏剧表演系,并获得了 5000 元的奖学金,这才稍稍缓解了他经济上的窘迫。在波士顿大学的三年里,他几乎没有睡过一个整夜觉,每天只睡 3 小时。为了防止自己睡着,他想出了一个极端的办法,把自己的头发用胶水黏在电风扇上,只要一打瞌睡,头发就会被扯痛,就这样,他逼着自己学习至深夜。

1989 年,王洛勇顺利毕业并获得文学艺术硕士学位。之后,他被威斯康辛大学聘请,担任表演教师,一教就是六年。在这期间,他的艺术造诣不断提升。


有一年春天,阳光明媚,王洛勇步行了 6 个小时,来到了艺术的圣地 “百老汇”。在那里,他观看了一场名为《蝴蝶君》的戏,那精彩的演出让他深受触动,热泪盈眶,内心的激情被彻底点燃。他暗自发誓:“等着吧,我总有一天要到这来的!”


回去之后,他的心被《蝴蝶君》的主角 “宋丽伶” 深深占据,他决定要出演这个角色。这个角色极具挑战性,就像京剧里的大青衣,需要男扮女装,而且美貌惊天,之前尊龙的演绎几乎达到了人魂合一的境界,想要超越谈何容易。


但王洛勇毫不畏惧,他凭着一腔孤勇,拨通了导演的电话,真诚地向导演自荐,并成功拿到了竞演的剧本。为了争取到这个角色,他请了英文老师,开始疯狂练习口语。他找来了一块小石头,含在嘴里练习发音,由于长时间的摩擦,他的嘴里常常鲜血直流,腮帮子也肿得像个桃子。就这样,这块石头在他嘴里含了 3 年,直到最后,石头的所有棱角都被他的牙齿磨圆了。如今,他还保留着这块石头,用它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,砥砺前行。


1990 年,在西雅图,王洛勇主演的《蝴蝶君》演出取得了空前的成功,他也因此一炮打响。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他凭借这个角色还拿到了最佳女主角奖。


1995 年,王洛勇经过前后 8 次面试,终于成功站上了百老汇的舞台,出演音乐剧《西贡小姐》的第一男主。此后,这部剧一连演了 5 年零 8 个月,历经 2478 场。他也凭借此剧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明星,更是成为百老汇华裔第一人,填补了百老汇历史上没有亚洲人演主角的空白,并荣获 “美国福克斯演员奖最佳男演员” 称号。


在美国,王洛勇的剧照贴满了大街小巷,公交车、旅游巴士上随处可见,甚至在世贸大厦的顶层也有他的巨幅画像。他每次出门吃饭,经常会被当地影迷认出,有些热情的影迷还会主动为他买单。《纽约时报》曾高度评价他的表演:“他清晰的英文吐字,让所有母语演出的美国专业演员感到羞愧。” 他用超出常人千万倍的努力,在来到美国的第 10 年,登上了艺术的巅峰,他当之无愧地收获了鲜花与掌声。

2001 年,在事业的顶峰期,王洛勇做出了一个令人敬佩的决定 —— 毅然回国。他心中怀着对家乡的深深眷恋,渴望看看家乡的变化,更希望将自己在国外所学的知识和经验带回来,滋养国内的艺术土壤,将中国优秀的戏剧文化推广到全世界。

阔别祖国 16 年,这次归来对他来说,犹如一次重生。他肩负着更高远的志向和使命,那是一份深沉的家国情怀。回国后,他一边在上海戏剧学院授课,一边投身影视剧拍摄。他所带的第一届学生中就有胡歌、袁弘和韩雪等。在教学岗位上,他深知责任重大,每一堂课都精心准备,他的表演课充满创意,眼界新颖,思维开阔,让学生们受益匪浅。胡歌就曾对他赞誉有加,称他是一位真正的表演艺术家,功底扎实,德艺双馨。


而在影视领域,王洛勇也开启了新的征程。尽管有人对他参演电视剧表示不理解,认为这是对他才华的浪费,但他却不以为然。他笑着说自己并非什么了不起的专家,也需要深入剧组学习和积累经验,因为他深知真正的艺术不应高高在上,而应走进老百姓的生活中。


此后,王洛勇先后主演了《林海雪原》《虎啸龙吟》《生死卧底》《东北抗日联军》等 70 多部影视剧,并多次斩获 “金鹰奖”“金鸡奖” 等重要奖项。在主旋律正剧中,他塑造了许多令人难忘的英雄人物形象,如中国最大的豪侠郭靖、中国最大的战略家诸葛亮、中国最好的干部焦裕禄等。他深知英雄来自人民,而人民是推动国家前进的巨大力量,他有幸作为这些故事的 “亲历者”,用自己的表演说好中国故事,这让他感到无比骄傲。


在拍摄《林海雪原》时,他饰演剿匪英雄 “杨子荣”。那是他第一次去东北,根本没有料到那里的寒冷会如此刺骨。当导演把他推到四野无人的雪地里时,那凛冽的寒风如刀般割过他的脸庞,直灌进他的肺管子里,那一刻,他仿佛被这片黑土地的灵魂附体,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他无需过多表演,就迅速进入了角色。在零下 40 度的严寒中,有一场他叼着烟斗抽烟的戏,烟斗刚一贴嘴,就被冻住了,怎么也拽不下来,一扯竟然拉下了一大块嘴皮,鲜血直流。但他只是抿抿嘴,继续坚持拍戏。等一场戏拍完,他才发现自己的手已经变成了青紫色,血液都不回流了。当地的农民看到后,急忙上前,把他的手往怀里捂,几个人轮流给他搓了 40 分钟,才保住了他的这双手。


在《虎啸龙吟》中,他饰演的 “诸葛亮” 同样令人赞叹。前有李法曾版,后有唐国强版,都是难以超越的经典。但王洛勇凭借着精湛的演技,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独特的诸葛亮形象。他的表演堪称教科书般的存在,非常高级,将诸葛亮的智慧、谋略与无奈演绎得淋漓尽致。他所塑造的诸葛亮接地气,有人味,既不神化,也不妖化,只是一个苦心孤诣的凡人,真正演出了 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” 的精魂,举手投足间都恰到好处,没有一处多余的动作,观众们对他的表演赞不绝口,认为他是最接近真实版的诸葛亮。

今年,在与后生演员刘亦菲、陈晓合作的古装剧《梦华录》中,王洛勇饰演顾千帆的父亲 “萧钦言”,他的精彩表现也备受期待。


在事业上一路高歌猛进的王洛勇,在感情生活方面也十分美满。他与妻子丁宁携手走过了 40 年的风风雨雨,两人育有一儿一女,家庭幸福和睦。


他们相识于十堰市京剧团,那时的他们正值青春年少,十七八岁的年纪,心中萌动着朦胧的情愫。但由于团里的规定,他们只能将这份感情深埋在心底,没有正式谈恋爱。王洛勇对丁宁可谓是一见钟情,他常常偷偷地帮助丁宁练功,还专门为她创作了两首曲子,这两首曲子在团里传唱后,深受大家喜爱。


后来,19 岁的丁宁毅然决然地嫁给了王洛勇。1985 年,王洛勇出国留学后,丁宁留在国内,独自承担起照顾一双儿女的重任,并在十堰一家文化单位上班,夫妻俩开始了漫长的异地分居生活。

在美国稳定下来后,王洛勇将妻儿和父母接到了美国,一家人终于团聚。然而,由于王洛勇一心扑在表演事业上,每天早出晚归,很少有时间与妻儿交流。在长达 6 年的时间里,他没有陪妻子过一个节日,一个星期也只能和家人吃两顿饭。


但丁宁毫无怨言,她默默地守护在丈夫身边,精心照顾着孩子和老人,操持着家中的一切琐碎事务,为丈夫营造了一个温暖的后方,让他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地追求自己的事业。


当王洛勇决定回国时,丁宁毫不犹豫地追随他回到祖国。多年来,王洛勇对妻子的付出心怀感激,他将自己的全部收入都交给妻子打理。身处复杂的影视圈,他始终坚守底线,洁身自好,给足妻子安全感。

如今,63 岁的王洛勇依然活跃在影视行业一线,他一边教学,一边拍戏、演话剧,日子过得充实而忙碌。前些年,他参加《朗读者》节目时,用一段纯正的英文朗诵诸葛亮的《出师表》,其翻译之精辟令人震撼,在网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,甚至在国外也引起了关注,吸引了不少粉丝争相模仿。他正用自己的行动,以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,弘扬千古流传的经典文化。正如他在社交平台上所写的那样:“生命是一场旅行,永无终点站。” 王洛勇也正朝着更广阔的天地不断前行,继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。


若本站收录的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侵权内容!